經歷了高溫和干旱伴隨的漫長夏季后,即將來臨的冬天又會怎樣呢?據多國氣象機構宣布,今冬將可能出現21世紀首次“三重”拉尼娜現象!
這意味著,在中高緯度的歐洲國家,這個冬天或許更加嚴寒。然而面對能源危機,天然氣價格大漲,想要安穩度過嚴冬的歐洲居民只能另想它法,中國的取暖類產品則順勢在歐洲地區持續走俏。
凜冬將至,加之能源危機疊加,對于賣家而言,這個冬天的挑戰與機遇并存。
神秘的東方力量再度覺醒,
中國過冬八件套被歐洲買爆!
近些年以來,隨著跨境電商發展,貨通全球成為越來越廣泛的現象,神秘的東方力量也逐漸展現在全球各地。現在,又有一些產品成為了海外消費者爭相追捧的過冬神器。
一則#中國過冬八件套被歐洲買爆#的熱搜刷評網絡,和“光腿神器”一起并稱“中國過冬八件套”的秋衣秋褲、法蘭絨睡衣、熱水袋、暖手寶、取暖器、電熱毯和高領毛衣等中國過冬產品正被歐洲消費者“買爆”。國人常用的御冬產品走出國門,尤其是在歐洲走紅,也讓一些賣家訂單量猛增。

據中新經緯報道,國產熱水袋在全歐洲10月至今銷售額環比增長300%;暖手寶環比增長447%。在義烏經營老牌熱水袋“上海永字”工廠直銷的商家駱女士向媒體表示,“今年出口歐洲的訂單幾乎翻倍了,往年最大的客戶也就下單90萬件左右,而今年最大的客戶直接下單了200萬件。”
速賣通數據顯示,國內流行的“光腿神器”在全歐洲10月至今銷售額環比上月增長了131%,保暖內衣自10月以來的銷售額更是環比增長246%。其中,秋衣秋褲在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波蘭等多個國家均有3倍以上的環比增長,分別為372%、362%、365%、316%和311%。
可以看出,此次的能源危機推動了中國電熱毯、熱水袋等取暖產品擴大歐洲市場,給了不少跨境賣家賺得盆滿缽滿的機會,這也無疑給了我們賣家繼續出海的信心。
取暖神器好評如潮!
有賣家贏麻了!
能源危機背景下,歐洲消費者對于“取暖神器”表現得十分依賴,許多產品更是好評如潮,獲得了歐洲消費者的一眾喜愛。
消費者A:3Q,今年我的命是熱水袋給的。
消費者B:哪個天才發明的電熱毯?應該給他發10個諾貝爾獎。
消費者C:沒買到電熱毯,但好在買到一個來自中國的睡袋和熱水袋,總算好一些了。

因此,在此種好光景下,國內不少企業也在緊鑼密鼓地安排產品生產,依靠亞馬遜、速賣通等平臺熱銷海外。我們在亞馬遜德國站的家居類目中能夠看到,不少的保暖產品沖進了BSR,有一款電熱毯甚至已經排名第二。

與此同時,這股熱潮之下,從中獲益非凡的代表之一——彩虹集團,其股價在14個交易日內從18元/股漲至40.7元/股,漲幅高達116%,呈現一片大好之勢,許多人表示,彩虹集團這一波簡直是贏麻了!
事實上,一些企業在這個冬天能夠賺得盆滿缽滿,是在意料之中。對于賣家而言,更重要的是,這些熱賣產品之下,帶給了我們賣家何種啟示呢?
別被“八件套”束縛思路!
跨境賣家更應避免價格戰!
春江水暖鴨先知,資本感知市場的能力是超前的,賣家也應當如此以尋找屬于自己的跨境“新”藍海。
面對被歐洲買爆的中國過冬八件套,有賣家提醒到:“有時候被“買爆”的不是產品,是股價。退一步講,即便真被“買爆”,作為初級產品提供者的我們,也要保持清醒,別被八股文一樣的初級“八件套”產品束縛了思路。”

近期,在互動平臺上,一些上市公司在關于出口歐洲的取暖設備的問詢中提到:
華凱易佰9月30日表示,公司目前針對歐美市場均有銷售冬季取暖類設備,例如太陽能加熱設備、暖風機、電熱毯等,今年以來該類產品銷售增速較快。
巨星科技9月26日回復稱,公司作為全球家居消費品銷售公司,一直通過歐洲銷售渠道銷售暖爐、壁爐、取暖器等產品,滿足歐洲居民的取暖需求,近期上述產品訂單取得較好增長,公司正加大備貨以滿足歐洲居民的需求。
由此可見,在季節性產品這條賽道上,找到適合自己做的產品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大家都去做同一產品,到時候藍海變紅海,價格戰重演,不賺錢再多再好的貨也是白搭。
另外,做跨境電商前路漫漫,好產品作為前提,更逃不開目標市場的合規機制和要求。我們國內許多符合中國國標的產品想要出口,需要根據歐洲等海外國家或地區的實際環境作出改良,比如有些產品需要符合歐盟供電功率或環保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