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日,埃及進口的重要新規(guī)“Advanced Cargo Information (ACI) declaration”預報貨物資料規(guī)定正式生效,我國出口商好不容易搞定認證之后,每出一次貨,“傳輸一次ACID就是150刀”!
2月14日,埃及央行宣布,從3月份起,埃及進口商僅可使用信用證進口商品,并指示銀行停止處理出口商托收單據。
3月底,埃及央行突然允許商業(yè)銀行自行設定外匯匯率,允許埃鎊對美元貶值。隨后埃鎊應聲大跌,3月21日,埃鎊對美元匯率跌幅超16%,創(chuàng)下5年多來跌幅紀錄。做外貿的都知道,匯率這么跌法,有益于出口而不利于進口。
現在他們又來了。
4月17日最新消息,埃及進出口控制總局(GOEIC)當日決定停止從814家外國及埃及本地工廠、公司進口產品。
圖片截取自埃及進出口控制總局官網
名單中的企業(yè)來自于中國、土耳其、意大利、馬來西亞、法國、保加利亞、阿聯酋、美國、英國、丹麥、韓國和德國等國。
埃及方面表示,此舉不是針對特定國家或特定公司,而是這些企業(yè)的證書已經過期,并且違反了埃及貿工部第43/2016號令。
圖片截取自埃及進出口控制總局官網
埃及停止從814家外國及埃及工廠、公司進口產品
這里就要提一下埃及貿工部第43/2016號令,相信一直做埃及市場的外貿人都對這個比較熟悉。
這是埃及貿工部在2016年出臺的規(guī)定,要求對埃及出口商品的生產廠商需在埃及進出口控制總局(GOEIC)注冊。未完成注冊的廠商,埃海關將對其產品不予放行。
當時出臺這項規(guī)定,是在埃及外匯嚴重短缺的大環(huán)境下采取的限制進口的非常手段。
埃及貿工部長于今年3月批準修訂2016年43號部長令的部分內容如下:
重要調整
一、廢除原第1條第3款,即“外貿主管部門有權決定是否予以注冊或取消注冊,有權允許企業(yè)免于注冊”。
二、替換原第2條第3款。
原條款:凡與該部長令規(guī)定相悖或不一致的,均不得注冊。
現條款:按照前述條款進行注冊的,完成提交材料全部要求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憑完成注冊的依據,即可完成注冊程序。如果主管部門對材料真實性存疑,需先證實相關信息屬實后再予注冊,包括對企業(yè)或工廠進行檢查。
三、原第2條規(guī)定了工廠和使用商標的企業(yè)在注冊前需要具備的條件,此次修訂在該條項下新增三款規(guī)定:
一是注冊材料可通過相關國家駐埃使領館提交;
二是更新相關文件需在到期前30天內完成;
三是注冊成功或注銷情況每月在埃及公報和進出口控制總局網站上公布。
四、部長令新增兩個條款:
一是設立投訴委員會,審議與不予注冊、取消注冊等情況相關的投訴。
二是從注冊清單中除名需由進出口管理總局主席發(fā)布決定,相關企業(yè)自決定發(fā)布之日起60個工作日內可向投訴委員會申訴。
在本次取消出口至埃及資格的企業(yè)名單中,甚至還有聯合利華、紅牛、雀巢、Almarai、Mobacocotton和Macro Pharmaceuticals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