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鑒于對 Shopee 首英里和最后一英里物流問題的投訴越來越多,馬來西亞競爭委員會(MyCC)表示,已要求 Shopee 必須在 10 月底之前作出解釋。
該監管機構的負責人伊斯干達·伊斯梅爾(Iskandar Ismail)表示,因為消費者和商家對 Shopee 快遞服務的投訴越來越多,他們已經與其進行了接觸。
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Shopee 已被要求在 10 月底前向 MyCC 說明原因,并給出如何在不進一步損害用戶利益的情況下,在內部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
雖然 MyCC 歡迎行業參與者的創新,并承認這極大地改善了馬來西亞人的網上購物體驗,但 Iskandar 表示,他們需要注意自己的方式,這可能會引發競爭擔憂,并傷害用戶。
他說:“我們理解行業參與者目前面臨的挑戰,但這不應阻止他們向用戶提供最好的服務。”
他說,MyCC 將繼續監測在同一市場運營的其他行業參與者。
他說:“對于任何涉嫌違法的企業,我們會毫不猶豫地動用我們的調查和執法權力。”
東南亞物流問題之難
眾所周知,東南亞物流問題是個“老大難”,不僅受限于客觀地理條件,還受經濟條件和相關行業發展不足所影響。
就客觀條件而言,馬來西亞的東西之隔、印尼的 17000 多個島嶼、泰國曼谷的大堵車、菲律賓惡劣的天氣條件、越南南北上千公里的地理區劃,無論哪一個,都足以令從業者覺得難搞。
除此之外,更為為難的是,受經濟條件和電商行業發展緩慢影響,物流配套也相當差。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智能分揀設備的使用。
即使是擁有 7000 萬人口、電商規模位居東南亞第二的泰國,物流也要比中國落后 5-10 年。
“泰國物流的整體水平,尤其是電商物流要比中國落后大概 5-10 年,只有部分大型的物流公司會用到一些半自動化的倉儲系統,大多數中小型的庫房都還是手工記賬、無系統的一個管理模式,”泰國快遞公司閃電達倉儲經理韓磊表示。
直到今年,這家泰國頭部的快遞公司才在菜鳥的支持下,建成了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自動化倉儲系統,助其進一步拉大行業領先優勢。
而 Shopee 在馬來西亞以及其他站點面對的物流投訴問題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形勢所逼以及操之過急。
Shopee馬來西亞物流問題的由來
其中之一就是物流是電商生態閉環必不可少的關鍵,而且主要競爭對手都有自營物流。
作為一個依靠第三方快遞公司發展起來的電商平臺,物流一直是 Shopee 的“短板”。因此,在電商、支付都發展良好的前提下,迫于 Lazada、Tokopedia、Tiki 等平臺都有自營物流的形勢,Shopee 迫切希望彌補“短板”。
另外,這和各大平臺都在縮短包裹交付時效、將其作為提升用戶購物體驗的“利器”也有關系。
在 2020 年的越南市場,Lazada 就已經在大促等重要節日推出 2 小時送達服務。而越南本土平臺 Tiki 的“2 小時達”更是深受用戶喜愛,雖然當時這些服務還緊緊針對大城市,但已然成為物流交付發展的“未來模式”。
不過,Shopee 目前在馬來西亞面對的問題更多是源于自己的一則通知,正是這則通知,讓其承擔了無數罵名與投訴,直到今天這個嚴峻形勢。
為優化運營,3 月初,Shopee 馬來西亞站發布通知稱,將于 3 月 17 日調整現有的物流合作伙伴。
簡單來講就是將原來賣家自選使用的快遞公司進行重新調整,例如某個賣家之前用的是 J&T,調整之后變成了 Shopee Express 或者 Best,之前使用 Best 的調整成 DHL 等等。
這個政策看起來沒有問題,不過細細想來,賣家自己選擇的快遞公司難道會比 Shopee 幫忙選的差嗎?
果不其然,政策生效之后,一眾問題隨之而來。
先是賣家發現平臺指定的快遞公司在周圍沒有接貨點、抑或是接貨點很遠,沒有之前的方便;隨后討論的多了,大家發現,很多賣家都被分配了 Shopee 自己的物流 Shopee Express,而且在申請修改的時候,不僅經常被拒絕,而且在偶爾通過之后沒多久又被改回來了;在之后就是物流攬貨和派送速度慢了下來....
一時間,關于 Shopee 物流問題的抱怨帖子充斥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僅有賣家的,還有買家的。
4 月份的時候,我們就此問題進行了分享,本以為 Shopee 會延續以往雷厲風行的作風,迅速解決,誰知竟拖到了現在。
由點到面 迅速擴散
更令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物流問題已經從馬來西亞擴展到了菲律賓、印尼等站點。
據菲律賓媒體援引 Digital Pinoys 一位負責人 Ronald Gustilo 的說法,Shopee 用戶正在抱怨平臺對他們的投訴不采取措施。
“他們抱怨說,雖然包裹按時發貨,但由于 Shopee 分揀中心的問題,致使客戶拒絕收貨,要求退款。更糟糕的是,明明是平臺系統的問題,卻要賣家承擔了退貨的成本。”
Gustilo 還補充說,因為包裹交付時間太長,快遞員往往會承受客戶的怒火,而且會因此導致他們的績效評分出現負面記錄,進而影響他們的收入。
上個月,在印尼市場,還有快遞員因送貨費用調整進行大規模示威的活動....
作為東南亞電商巨頭,9 月份,Shopee 在東南亞六個市場的 App+網站的總訪問量為 6.71 億,是第二名的三倍多;剛剛過去的二季度,Shopee 的營收更是首次超越阿里海外零售業務總和,一系列數據都表示,自成立以來,Shopee 獲得了飛速發展。
不過,作為電商最為重要的支撐之一--物流,是一個重資產業務,打造自營體系更非一日之功,稍有不慎,就會影響電商本身。
因此,在經濟形勢不穩、業務問題不斷的當下,Shopee 應該果斷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