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聊天中,了解到他現在外貿缺乏專業人員。希望有人幫忙打理。于是我決定幫他兼職弄弄。
他立刻給我分配了一個子賬號,轉了900多個產品給我。陸陸續續接到了不少詢盤,但是有的回復后沒有回音,有的詢盤質量一般。好不容易談妥兩個樣品單,都是印度客戶,僅僅收 了區區幾百元而已。
就這樣又過了一個月,期間又談了幾個樣品單,幾千塊錢吧。搞得我一度差點失去信心,哈哈。
我分析了下自己手上的數據:
曝光:因為分配給我的這900個產品,總體上曝光不是最多的。所以,這方面,需要通過廣告產品、主打產品、展臺產品去調整。
點擊:我看了下有些曝光高點擊低的產品,著重優化了這部分產品,標題,關鍵詞,主圖等。
詢盤數量:900多個產品中,涉及的產品類目有8個,雖然詢盤的來源更廣了,但是有些類目并不是我們的優勢,而且客戶質量也一般。這造成了時間和資源的浪費。所以,我索性把重點放在了公司有優勢的品類上,在這方面重點改進。
詢盤質量:詢盤質量有好有壞,這是難以避免的。有的是低發展水平的國家的詢盤,有的是個人買家,有的是來了解市場的等等。這些都可以忽略不計。
通過這番分析和調整,我認為還是要等待和堅持,任何事情都有積累的過程。我需要了解這個平臺上的客戶特點。
終于,到了第三個月,某天收到麥通上一個客戶的消息。一開始,我也沒有特別放心上,因為客戶也只是泛泛的問些東西。聊著聊著,客戶說讓我把郵箱給她,要把詳細的需求發我。我快速提供給了她。
收到郵件后,我迫不及待的打開了附件。有詳細的設計需求,有具體的采購數量,款式,尺碼,交貨期等要求。我頓時一喜,大魚終于來了!
在與生產部門等詳細探討后,我回復了客戶。沒有超過12小時,客戶就回我了。讓我直接提供PI,不用打樣。可能是要的比較急的緣故吧。
很快,就收到了客戶的全款,8700美金。這還沒完,又過了兩天,客戶又給我發來一個款式,讓我報價。我很快回復了客戶。客戶問了下我的交貨期,因為這筆金額更多,客戶說先付個首付款。我欣然答應。
就這樣,短短一個星期,在沒有做樣品的情況,直接開訂單了,而且付款很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