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網站MercadoLibre在拉丁美洲家喻戶曉,是該地區訪問量最多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地位相當于eBay。去年MercadoLibre的賣家和買家人數將近3000萬,大約占拉美地區5%的人口數量。隨著拉美地區越來越多人接觸網絡,MercadoLibre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一些拉美國家治安條件不好,很多消費者在上街購物甚至可能遭遇搶劫,網絡購物為他們提供了方便,只要在家輕輕點擊鼠標,所需商品不日就到家門口,既安全又便捷。
雨果網從英國《金融時報》近日的報道中了解到,1999年馬科斯?加爾佩林 和同事成立了共同創立了MercadoLibre,此后他的生活軌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雖然當時已經43歲了,他還是憑借著身上那股年輕人所擁有的熱情創立了這家網站。后來,MercadoLibre成為了拉美地區訪問量最多的電子商務網站,相當于該地區的eBay。
加爾佩林表示:“和15年創建公司時一樣,我感受到了那種熱情,我迫切覺得公司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提高改進的地方。雖然MercadoLibre 毫無疑問已經是拉丁美洲電子商務的領頭羊,但是公司還處在起步階段。”
在MercadoLibre剛創建不久的時候,2000年發生了互聯網泡沫,這對一些剛剛起步的公司來說簡直就是世界末日。不過好在加爾佩林當時對融資略知一二,他與摩根大通、阿根廷最大石油公司YPF進行合作,在這些強大的資金支持下,MercadoLibre最終存活了下來。
加爾佩林清楚地記得他成功說服第一個投資者投資項目的那個場景,那時他剛完成了加利福尼亞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的MBA學業。當時私募股權投資公司Hicks Muse Tate的聯合創始人John Muse剛做完一場演講,加爾佩林開車送他去機場,在車上,他抓住機會向John Muse推銷了他的創業想法。最終在John Muse登上他的私人飛機前,加爾佩林說服了他投資公司。
“然后我回到家跟我女朋友說,我們畢業后不是要去歐洲旅行么?現在我去不了了。”
加爾佩林稱他創建MercadoLibre時,在拉丁美洲差不多有40個同類型的競爭對手,只有少數公司有能力籌集到資金,MercadoLibre就是其中之一。摩根大通、高盛、通用金融、Flatiron和桑坦德銀行都有投資。“和其他公司不同,我們并沒有將資金投入到大眾媒體廣告的項目中去,相反公司成立了一個團隊,專注于開發一個優秀的產品。這就是我們公司成為行業佼佼者的原因,” 加爾佩林說。
2001年,阿根廷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而Mer?cadoLibre強勁的發展勢頭吸引了eBay的目光,于是eBay購買了MercadoLibre19.5%的股份,而作為股份收購條件就是eBay不會在拉丁美洲開設子公司。MercadoLibre與eBay 關系非常微妙,亦敵亦友——eBay既是MercadoLibre的股東,同時也是競爭對手。不過eBay承諾至少五年內不會進入拉美市場。這也為MercadoLibre的發展肅清了道路,經過一段時間募集資金后,MercadoLibre在2007年8月于紐約納斯達克交易所成功上市,而上市當天恰巧被經濟歷史學家認為是全球金融危機的開端。
盡管全球當時正經歷金融危機,MercadoLibre已經成為拉丁美洲家喻戶曉的名字。MercadoLibre市值為60億美元,去年它的賣家和買家人數將近3000萬,大約占拉美地區5%的人口數量,銷售的產品從電腦到汽車,什么都有。MercadoLibre的年度商品價值總額——已經出售的商品總成本大約是80億美元。MercadoLibre收益來源于手續費、網絡廣告和獨有的支付系統MercadoPago。
加爾佩林認為目前這些數字還很小,他預計接下來20年內,這些數據會發生巨大變化,現在只有5%的拉美人是電子商務的消費群體,而美國有15%。分析師稱在接下來的五年,雖然占據MercadoLibre最大市場份額的巴西、委內瑞拉等國家經濟前景黯淡,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拉美人使用網絡,MercadoLibre的總商品價值將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