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電商行業可謂一路狂奔,但也遭遇過坎坷和寒冬。盡管如此,德國零售業在全國封鎖和奢侈品需求放緩的情況下,在電子商務渠道取得了巨大成功。
數字渠道對品牌的生存和成功至關重要,為了扎根勃發電商市場,需要提供卓越的全渠道體驗,滿足德國消費者對購物便利性和靈活性的需求,同時要追趕電子商務的新發展趨勢,特別是移動和社交購物。
移動電商+社交電商
德國二手服裝交易應用程序Vinted(以前名為KleiderKreisel)的迅速崛起令人驚嘆,其在2020年的下載量力壓競對,是亞馬遜和eBay應用下載量的兩倍以上。從中也可以看出,德國消費者對移動電商的不斷重視和青睞。
德國消費者通常在移動渠道進行小額購物、復購或是禮物購買。Statista的研究發現,在2020年圣誕節期間,德國近三分之二(64%)的購買是通過移動設備或平板進行的,高于歐洲平均水平(61%)。
社交電商齊頭并進,在2020年,近1/4的18至34歲的德國人在社交媒體平臺上進行了購物。隨著社交電商成為主流,年輕消費者的購買力增強且隊伍不斷龐大,在社媒平臺上建立品牌社區已是大勢所趨。
無縫的全渠道購物體驗
德國各州對電商購物的看法態度不一,全國16個州中僅有巴伐利亞州、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和巴登-符騰堡州3地的網購者數量突破一半。這些相對較繁榮的地區的年輕消費者較多,消費習慣也不斷向電商渠道傾斜。
在全國范圍,近2/3(65%)的德國消費者會在網上研究產品,1/2的消費者表示自己的購物決策會受到線上產品評價的指導。此外,影響德國消費者線上購物的主要原因是直接交付(66%)和能在任意時間下單(62%),可見購物便利性超過性價比成為他們購物決策的首要考量。
在德國市場,便利性即意味著無縫的全渠道購物體驗。4/10的購物者優先考慮允許線上訂單在門店退換貨的零售商店,1/3的人希望可以在線上下單線下提貨。此外,近1/5(19%)的人在意是否能通過郵寄的方式退回實體店購買的商品。
德國消費者希望零售商能夠彌合店內和線上購物體驗之間的差距。為了迎合消費者喜好,零售商應該重視創建個性化服務,關注跨渠道的購物體驗優化。
隱私保護
在德國,電子商務的成功依賴于對高度先進的數據法規政策保護,德國也是歐盟首批在2018年引入《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的國家之一,也對零售商在處理客戶數據時賦加了一系列新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