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1號,Shopify的首席執行官Tobi Lutke在推特上發文:“Shopify辦公室將保持關閉狀態,直到2021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雖然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節奏,卻也給海外本地電商市場帶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在疫情影響之下,海外消費者對網購的熱情高漲,更加習慣在手機上點擊“購買”按鈕來采購生活物資。這些消費行為方面的轉變,使零售業的形態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數據顯示:以北美地區線上為例家具,庭院,戶外運動以及寵物類大件相對集中的品類,線上購買比例平均都增加了10%以上。
疫情期間大件出口背后的興與衰
受海外疫情,2020年居家生活及辦公成為大家主要的活動方式,看到市場紅利的國內賣家紛紛入局到大件商品類目行列中,其中最受追捧的莫過于辦公家具、戶外健身、庭院工具、家居園藝、廚房電器及清潔小家電等大件品類;新入局的賣家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膽子大的,行業號稱“平頭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那種,另外一類就是有錢的,我們號稱“金主”,背后有強大的資方。一時間華南、華東、華北地區傳統產業帶,遍布了產品采購開發人員,甚至有錢的金主賣家不甘于競爭現狀,直接全資收購工廠或搞自營工廠,整個大件行業忙的是熱火朝天。據了解:2020年大件平均凈利潤能達到30%及以上,部分品類能達到50%,部分熱銷品類工廠的訂單都排到2021年底。去年10月份,我曾在蘇州當地一家工廠考察,有一個華南的大賣家正在出貨,一個40尺高柜硬是只裝了一半左右的貨物,就直接拉去港口裝船了;當時我問工廠的老板緣由,對方告知,由于一批貨缺結構件,造成集裝箱半裝,且賣家客戶最終決策后半個柜也出運,由此可見這其中的利潤有多么的可觀。業內傳聞,深圳灣一號的房子都被深圳亞馬遜賣家搶完了,要知道深圳灣一號均價在20萬/平方以上。
“去年深圳大件賣家有多風光,今年就有多慘。”這是大件行業從業者對自身現狀的自嘲,這其中的心酸也只有他們知道。伴隨著海外疫情的常態化,全民收入驟減以及美國補助金“降溫”,大件產品復購頻率低,供給已遠遠大于市場需求;再加上受平臺政策封號、頭程物流費用一路高歌、原材料成本直線上漲等原因,大部分大件賣家遭受嚴重的危機,行業內卷形成惡性循環。再加上產品線同質化嚴重,賣家紛紛暫緩了大件的業務擴張,大部分在今年年初就延緩了發貨量,甚至終止了海外備貨。低價清庫存、回籠資金成為了大件賣家的運營常態。部分賣家運營渠道單一,海外分銷渠道能力較弱,自店鋪賬號被封后,直接面臨經營危機,海外錢貨兩空、國內物流商要債、工廠催要貨款、員工工資拖欠,有的工廠還積壓近千萬貨物賣家無法提貨,多方因素導致整個鏈條瞬間暴雷。
大件出海賣家面臨著哪些重要挑戰
資金:資金能力;如貨物成本、物流成本、倉儲成本等等,拿貨物成本來說,第一個柜裝船后,第二個柜就要考慮備貨,第一個柜開始售賣,第三個柜就要開始下采購計劃;我們以行業最低20萬/40尺高柜的貨物平均成本計算,資金還未開始回流,就要60萬的采購預算。這其中還不算物流及中轉費用,客單價稍高的產品,單一高柜的成本可能接近100萬,要實現業務運營的正常流轉,僅采購成本就要300萬。許多對大件虎視眈眈的賣家,再評估資金占用及風險控制能力后,大多不敢輕易入局。
研發:研發設計能力;我們以大件家具家居為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存量市場產品的改良優化設計,避開同質化競爭同時結合客訴問題進行產品更新迭代,使產品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其次是對增量市場新品的結構設計及場景多元化定義能力,結合體重比的算法,使設計出的產品以最佳的結構及包裝體積呈現,從研發端為頭程物流成本提供競爭力保障。再者是對行業的深度分析能力,這其中更多的包含當地人文風情、流行原素、風向趨勢的研究,使之集成到產品的設計當中,讓終端消費者有一定歸屬感。
交付:訂單交付能力;訂單實施的流程為,運營部門提出一定周期區間的銷售計劃,計劃部門核算出精準的采購數量,采購部門按采購數量來執行最終的采購計劃。待物流部門獲取采購部門反饋的交貨時間后,會執行海運訂艙計劃。此時需要量化的環節已確定,如交付時間不出異常,貨物按原計劃正常出運。但絕大部分賣家會出現工廠訂單交付出現問題,導致物流退艙,運營銷售計劃異常,直接造成公司重大經濟損失。其最核心的點就是沒有對工廠做好PMC生產計劃管控,解決訂單交付管理風險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工廠同步訂單生產計劃,采購跟單部門按生產計劃環節時間點進行實時跟蹤巡查,從源頭計劃跟進訂單生產進度,如有異常應及時知會運營及物流部門,以便調整銷售及出運計劃。
品質:品質管控能力;品質管控不能只僅僅停留在大貨驗貨階段,假設驗貨時間與裝柜時間不足以滿足因質量問題引起的返工時間,那最終也會導致整批貨物不能按期出運,其帶來的經濟損失與交付異常一樣。品質管控因結合產品客訴異常問題,前置到生產工序環節上,如工廠某一道工序需外發加工,那要追溯到最上游工廠,從最源頭控制品質異常的發生,以確保最終驗收無誤,有的賣家擔心人工成本的投入會增加管理成本,如果因品質或交付異常引起的業務牛鞭效應,其中的損失請君細品。
當然,這其中還有來自物流、售后、倉儲等供應鏈端的挑戰,但跨境電商行業就供應鏈管理而言,采購管理與品質管理極為重要。最近與很多行業賣家朋友交流,除了資金緊缺以外,最為共性的問題點就是在訂單交付與品質管理上做的不夠精細化。大件相比小包直發的供應鏈管理更為繁瑣、復雜、多變,其對供應鏈綜合管理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要在大件領域站穩一席之地,必須具備較強的供應鏈管理及項目運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