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消費者很在意Review的數量和星級,相當比例的買家在下單購物前都會把Review作為參考的要素;亞馬遜的賣家很在意Review的數量和星級,更多數量和更高星級可能就意味著更好的銷量;
但由于平臺系統所培養出的消費者習慣所致,只有不足百分之一的用戶會在購買一個產品之后主動留評,發表自己對產品的看法,而這些Review中,還有相當部分是因為對產品和購物體驗不滿意而留評的。
如此一來,對于賣家來說,形勢就顯得非常悲催,沒有Review銷量和轉化率不高,而即便賣出了不少的產品,還未必能夠收到Review。
所以,很多賣家開始著急的“向外求”,平臺上就誕生了一種職業刷評人,而刷評也成了幾乎每個賣家都會聽聞和談及的話題。
但對于平臺來說,大批量的刷評泛濫,既是對平臺誠信環境的破壞,也有悖于法律。所以,最近一兩年來,亞馬遜總在祭出大旗,痛下狠手打擊刷評行為。
在亞馬遜重壓打擊之下,先后有不少賣家賬號因為操縱評論而導致被移除銷售權限,談及刷評真可謂風聲鶴唳,心里癢癢的想找人刷,可是又擔心被亞馬遜秋后算賬,掛了賬號,得不償失,這可謂是很多賣家的心理。
在此情形下,又有某些中介推出了新服務--刷Vine Voice Review。借著Vine Voice Review屬于新功能,在Listing權重比較大,同時亞馬遜當前沒有核查Vine Voice Review真假這樣的大背景下,一些中介開始拼命吆喝,并極力宣傳這樣的方式多么多么安全。
給出的原因是什么呢?亞馬遜允許的呀!拉倒吧!亞馬遜曾經還允許測評呢!亞馬遜曾經還推出Top 10000 Reviewers清單呢!最終不都因為賣家們的濫用而被取消了嗎?!Top 10000 Reviewers的很多賬號不都也灰飛煙滅了嗎?!
所以,對于人為的通過付費的方式獲取Vine Voice Review的行為,無論怎樣的包裝和掩飾,我都堅持一個觀點:不看好。
對于操縱這些事務的中介來說,這自然是可以快速賺錢的事,但賣家會得到什么呢?暫時的狂歡?狂歡之后的沉寂?然后系統排查時的被刪除?進而Listing被降權了!賬號被移除銷售權限了!這真的不是你想要的。可是,只要你作假,這真的是你將可能面對的。
我一直說,我之所以喜歡,就在于它對于賣家公平公正的一視同仁,就在于它體量龐大卻大而不僵,回頭看,什么樣的問題爆發之后不是漏洞快速被堵上的?
看過往可以預知未來,看看亞馬遜之前對于各種投機和鉆平臺漏洞的行為的懲罰就可以預測當前那種甚囂塵上的所謂的刷Vine Voice Review行為的最終結果。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在學員詢問是否可以刷Vine Voice Reivew時,我給出的建議總是極力反對。
當前大環境不好,掙錢不易,我們更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讓自己的每個動作都是積累,讓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能夠形成合力,而不是焦慮的盲從和投機。心態端正了,離賺錢就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