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上架之后最重要的事情是搶到購物車,而搶購物車的首要前提是有FBA配送。
?
很多賣家認為有FBA發貨之后就萬事大吉坐等出單了,但是,殊不知FBA發貨之后還有很多看似微不足道卻意義重大的工作要做。那么,這些重要的工作包括哪些呢?
?
?
一、填寫追蹤號
填寫貨件的追蹤號之后亞馬遜系統會幫助賣家自動查詢貨件的所在地址,方便賣家追蹤貨件。
賣家可以在后臺的Inventory-Manage FBA Shipments-Track Shipment-Enter tracking number填寫貨件追蹤號,點擊save完成 操作。如下圖所示:
?
?
二、聯系賣家支持
當賣家查詢追蹤號發現FBA的貨件到達目的地之后,若發現貨物仍是不可售的狀態,賣家可以聯系亞馬遜客服幫忙催促有助于FBA貨件快速入倉。如下圖所示:
?
?
三、優化產品
優化Listing,從產品屬性的補充,標題,關鍵詞,價格,圖片,review入手,確保入倉后能盡快出單,降低FBA倉庫費用。
?
?
四、調整listing銷售狀態
貨入倉前整條listing屬于不可營銷的狀態,為了不影響整體的銷量或者是listing的流量,賣家可以自己跟賣自己或者是將這條listing改為自發貨,如果有出單就直接從國內發貨就可以啦!
?
(1)賣家自己跟賣自己
直接點擊Sell on Amazon 就可以跟賣了。如下圖所示,是不是So easy.
?
?
(2)改為自配送
在庫存——亞馬遜庫存欄目里,勾選出需要的產品(如圖1所示),將它轉化為“賣家自行配送”,會出現如圖二所示的界面,然后點擊“轉換”。這時,這條listing 就由亞馬遜配送轉換為賣家自行配送,接著在如圖三所示的界面上修改產品數量。等到貨件入倉之后,為了節省物流成本,再按照同樣的方法設置為亞馬遜配送。
圖一
?
圖二
?
圖三
?
五、等貨入倉之后檢查數量對不對
先是檢查總數,例如,總共發了100件產品,實際才入倉90件。意思是丟了10件,這樣情況是可以要求AMZ賠償的。
?
檢查方法:
賣家中心—庫存—管理亞馬遜貨件—發貨數量/接收數量
如果查出發貨和接收數量都是對的,就可以放心了嗎?不是的!
AMZ也有粗心大意的時候,例如發了二個產品,A產品50PCS,B產品50PCS。
?
入倉的情況可能會這樣:
A發50,實收40。
B發50,實收60。
總數是對了,單品的數量錯了。這樣的后果是非常致命的,為什么這樣說?比方說,買家買10個A,卻收到10個B,如果入倉錯了,是不是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的。
?
檢查的方法:賣家中心—庫存—管理亞馬遜貨件—然后點擊相應的FBA名稱,然后點擊“貨件差異查詢” —商品缺失-請調查。
?
?
六、等貨入倉之后檢查倉庫有沒有超額收取倉儲費
發往FBA的產品入倉前也需要測量SIZE,如果你的產品是標準尺寸,卻測成大尺寸,FBA收費就會增加。有時候同一款產品,尺寸重量一樣,也有可能一個標準一個超重。
?
檢查的方法:賣家中心—庫存—管理亞馬遜庫存—費用預覽。
可以直接瀏覽新入倉產品這一項的數據,看與你預估的相差多少。
本文轉自創藍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