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對于中國大多數外貿企業而言,似乎有著類似的經歷。逆境中,外貿企業想方設法進行突圍。2020年下半年以來,外貿企業用半年時間實現了翻盤,為2021年穩外貿積累了諸多經驗。
2020年中國外貿逆勢向上的背景下,同時也出現了許多新的亮點。來自新興市場的外貿訂單大幅增長,相關數據也佐證了這個判斷。去年以來,許多外貿企業也已經瞄準了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另外,2020年,除了傳統的業務模式外,許多外貿企業也在積極借力新的業態,而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首選和外貿創新發展排頭兵。
01丨東南亞市場成為外貿增長亮點
2020年,中國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對上述貿易伙伴進出口分別為4.74萬億、4.5萬億、4.06萬億、2.2萬億和1.97萬億元,分別增長7%、5.3%、8.8%、1.2%和0.7%。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9.37萬億元,增長1%。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分析稱,2020年中國外貿國際市場最大的變化是,東盟歷史性地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是因為疫情期間,中國與東盟疫情防控相對較好,中國與東盟經貿互補性較高,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升級加深了彼此的合作,而近日通過的RCEP將進一步加強彼此的貿易聯系。
以電子行業為例,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國內大量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開始往東南亞地區轉移產能。面對這樣的趨勢,一些外貿企業就把新的經營方向瞄準東南亞市場。
東莞市樂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機器視覺產品研發、生產和服務的智能制造企業,近幾年來,伴隨著智能手機產業的爆發,樂琪光電也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公司總經理呂成威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去年以來,來自東南亞的訂單不斷增加,今年還將持續有所增長。
02丨跨境電商為外貿注入新動能
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31.1%,其中進口增長16.5%。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表示,去年一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跨境電商作為新業態,實現了飛速發展。作為新興貿易業態,跨境電商在疫情期間進出口貿易額出現不降反升跡象,成為穩外貿重要力量。
事實上,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一直是政策支持重點,去年以來,我國推出了多重舉措推進跨境電商發展,從跨境電商綜試區擴圍,到海關監管新規出臺,從外貿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簽署等。
東莞市邦澤電子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去年,在疫情影響下,企業積極自救,將傳統貿易方式轉變為通過亞馬遜和公司網站進行銷售的B2C模式,并以過硬的產品質量,獲得惠普公司在亞洲和大洋洲市場的獨家貼牌生產企業授權,開始布局全球銷售體系。
有報道顯示,2020年,邦澤電子跨境電商業務全年預計同比增長80%-100%,總業績預計同比增長50%-60%,公司盈利能力與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通過發力跨境電商業務,邦澤電子不但彌補了傳統依靠“海外品牌商”代理銷售模式的疫情沖擊,而且實現了全年營業額的大幅增長。
廣東尚睿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電商企業,與數十家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均建立有深入的合作關系,可以幫助客戶快速搭建營銷平臺,打通跨境壁壘,幫助企業實現國際化轉型。
疫情期間,物流通道關閉、貨物供應不足、貨倉難出貨、海運成本等一系列問題都曾給尚睿造成不小壓力。但硬幣的另一面是,消費者的購買力沒有減少,甚至線上購買意愿增強,這為尚睿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機遇。
尚睿副總經理馬鋒介紹,去年,尚睿線上零售銷售額達到10.5億元,同比增長60%。在尚睿的助力下,一批傳統制造業走上了“觸電”之路,并成功打開了外銷市場。
在專家看來,疫情影響下,外貿數字化加速,特別是跨境電商、跨境物流以及海外倉等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有效緩解了疫情對外貿的影響,對穩外貿、提高外貿質量和效益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