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酣暢淋漓的懟了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之后,螞蟻金服自身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說實話,這個借錢過生日的廣告,我在地鐵站里還真見過,當時就感覺有點不對味。
既然已經連正常的生活都不能保證,那又何必去借錢來維持這十幾分鐘的歡愉。
鼓勵他人過度借貸,不顧他人償還能力的刻意放貸,我覺得跟鼓勵他人吸毒沒什么兩樣。
因為二者的特征很像,都是用短時間的快感來換取長時間的悔恨。
且螞蟻金服本身就是一家小額貸款公司,非要給自己披上高科技公司的外衣,你在做銀行的事情,卻不想受到國家金融體系的監管。
一個小貸公司,卻非要用科技的名義來給公司估值,用98%的別人的錢來組資金池,用98%的別人的錢來放貸,然后拿科技公司的名義來坐收漁利,一切是不是太過美好
資本沒有道德,道德自在人心。
好了,有點扯遠了。
最近,有位賣家朋友分享了他在Primeday期間的遭遇,在征得他的同意之后,我們把這個事情公開一下。
我們暫且把這位賣家朋友稱為小Q。
在Primeday的前幾天,小Q的店鋪突然來了很多的。
其實這都是正常的,一來小Q的店鋪還沒有注冊,也沒有完成品牌備案。
二來,在每年的Primeday前夕或者旺季前夕,跟賣總會變得比以往更猖狂一些。
這些跟賣幾乎清一色的跟賣,而且跟賣者的庫存數量還不只是一個兩個。
我們知道,在賣家后臺的設置中,有一個Max Order的設置,可以控制單個顧客下單的最大數量。
這個按鍵的設置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設置了Max Order之后,可以防止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去買空你的庫存。
當你將最大購買量設置為10個的時候,如果單個顧客想購買超過10個的數量,那么在購物車頁面就會出現如下的提示。
小Q發現這個跟賣并沒有設置最大購買量的時候,不禁一陣竊喜,以為這是一個跟賣者。
因為對沒有注冊商標的賣家而言,趕跟賣的手段確實有限。
賣家早期所使用的、testbuy等趕跟賣的方式,現在效果也是越來越差了。
但是這位跟賣者居然沒有設置最大購買量,那我只要買空他的庫存,讓他的全部庫存處于pending狀態就可以啦。
話不讀說,直接操作,小Q直接把對方的7個跟賣庫存全部pending。
但是過了幾天呢,又有一波跟賣襲來,同樣的跟賣方式,同樣的不設最大購買量。
小Q就有點猶豫了,為什么對手都是這樣的方式,且好像都對買空他庫存的行為沒有任何的防御。
在pending了第三波的跟賣者之后,后果來了。
先是小Q這個listing的各項指標都有了下滑,訂單的數量也開始下跌。
小Q分析這可能是跟這個listing頻繁的pending和取消的狀況有關。
接著,賣家的后臺收到一封亞馬遜的警告信,說自己的賬戶涉嫌操縱產品銷量。
這下小Q慌了神了,好像明白過來一點什么。
難道這是競爭對手在搞怪?
這個listing是個6個月左右的listing,位置也在小類目的前5左右。
難道是Primeday要來了,競爭對手開始對自己進行圍剿了?
果然,在primeday期間,本希望借此小賺一筆的小Q,因為各方面數據的下滑,沒有取得預想的成效。
望著FBA倉庫里的庫存,小Q至今也想不通為什么。
我們常說一句話:旺季鬼神多,其實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每年的旺季一到,各種想著賺快錢的賣家都傾巢出動了,做跟賣的,差評勒索的,惡意投訴的,數不勝數。
今年的旺季已到,希望大家都能安穩度過。
有問題需要咨詢的,也可以來我的私密圈咨詢。
全文結束
來源:跨境賣家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