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金秋時節,也是各大外貿工廠的旺季,看著絡繹不絕的訂單,老板們是樂開了花!然而近期國家一紙限電令,讓國內大批工廠犯了愁!
“開二停五”、“開一停六”,一時間限電停產的消息在江浙、珠三角等地區刷屏。限電令下,與外貿工廠有著緊密聯系的跨境賣家也被波及其中。
配圖源自朋友圈
眼下正值Q4旺季備戰的關鍵期,國家為何會突然大規模限電?它究竟會給跨境電商行業帶來何種影響?對賣家而言是福還是禍?今天侃哥來跟大家深入聊聊這個話題。
01
最嚴限電令來襲!廣東、江浙全面拉閘限產
“下猛藥,出手快!”,為何這次全國多地同時推出嚴格的限電措施?這事兒要從“能效雙控”四個字說起。
據國家發改委8月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顯示,廣東、福建、江蘇、廣西等9個省(區)上半年能耗強度不降反升;浙江、河南、江西、安徽、山西等10個省上半年能耗強度降低率未達到進度要求。
來源:第一財經
今年以來,由于國家對“能耗雙控”的考核一直非常嚴格,以上被國家發改委“點名”的各地區立即推出限電措施,嚴控高能耗企業用電情況,為確保能耗雙控目標能及時完成。
據廣東電網表示,自9月16日起執行“開二停五”用電方案,每周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實現錯峰輪休,錯峰日只保留保安用電負荷,保安負荷在總負荷的15%以下!
據第一財經消息,近日廣東啟動了新一輪限電,部分地區高耗能企業限電一周。9月22日,東莞一家制造業老板收到廣東電網東莞供電局厚街供電分局的一則短信通知,“根據市發改局《關于對高耗能等企業實施錯峰用電的通知》要求,請貴戶于2021年9月22-26日,每天全時段停止工業生產負荷用電。”
配圖來源第一財經
在能耗雙控的嚴峻壓力下,限產限電已經成為各地政府的首選手段,除了廣東推出限電措施,包括江蘇、浙江、安徽、山東等地均發出限電通知,要求企業嚴格按要求停產,若發現私自經營,必定追究企業責任。
如此一來,勢必會影響到跨境賣家合作的供應商、工廠的產能,這對正在備戰Q4旺季的賣家們來說影響到底有多大?
02
限電令是福還是禍?為了控制產能,抑制貿易內卷?
對于如此大規模且嚴厲的限電措施,一些賣家心生疑問,國家不是在大力鼓勵企業出口賺外匯嗎?這個時候為何突然踩下企業工廠奔跑的剎車?
由于限電令涉及到珠三角、江浙等跨境賣家和供應工廠集中的地區,這也引起來許多跨境賣家的關注。對跨境行業來說,限電令是福還是禍呢?
微博截圖
有賣家表示:支持限電限產,希望這么做能讓我們的產品更值錢,而不是瘋狂用產品來買美國紙(注:美元貶值)。
但也有賣家擔心限電令會導致中小賣家的成本增加:限電雖然對大賣必定有影響,但是小賣影響應該更大,一旦產能不足,你覺得供應商會優先供給大賣還是小麥?而且成本增加,先撐不住的是小賣。
在一些業內資深人士看來,限電令勢在必行,這與目前中國整個外貿出口行業的大環境有很大關系。眾所周知,目前海外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許多國家的工廠產能還未完全恢復,進口需求依舊旺盛。因此,國內外貿企業,跨境賣家紛紛加大投入,大批新人涌入出口行業。但這也帶來了負面作用,一旦國外工廠恢復,很可能導致大批工廠企業產能過剩。加上瘋漲的運費和原材料,沒完沒了的價格戰,出口企業的利潤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壓低。
對于上述觀點,有賣家也表示贊同:國家限電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產能過剩導致的跨境貿易內卷,中國人打價格戰內斗無底線放價,導致中國產能大國的優勢都煙消云散,便宜都讓老外占了。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不無道理。當前,微薄的出口利潤和高耗能的生產方式已經顯得格格不入,大批賣家為了自己的市場份額是苦苦支撐,有的更是虧錢續命。
03
限電限產,亞馬遜賣家全面提價可期?
對跨境賣家來說,最關心的是,限電限產后,亞馬遜市場上的價格螺旋會消停嗎?
一位賣家在論壇上拋出了一個話題,引來大量賣家的討論:
國內限能限產,美國開始通貨膨脹,出口運費居高不下,亞馬遜上的價格還那么低……國內的賣家們,是不是應該全面提高售價了?
來源
這位賣家的提議道出了大批亞馬遜賣家的心聲,大家都紛紛表示出強烈的漲價意愿。要知道持續的價格戰只會加劇內耗,給外國人做慈善,導致中國的出口商品進一步貶值。如不提價,虧本的生意能做多久?
事實上,在9月中旬,就有一批賣家開始集體提價了。一位賣家表示:今年物流變化這么大,現在我躺平了,隔幾天漲幾毛錢,反正能去的貨就這么多,漲漲價把利潤提上去才是王道。老板張口閉口是銷售額,但發工資的時候卻又是看你的純利。
而據侃哥觀察,漲價的賣家不止一兩個。
賣家A:漲了一美金之后,發現對產品銷量并沒什么影響。
賣家B:競爭對手漲了10美金,我也跟著漲了8美金!
但也有不少賣家所在類目依舊在螺旋,同行不但沒漲價還降價,跟瘋狂傾銷清貨一樣。
還有賣家因為限電令,影響到了備貨。據侃哥了解,這位賣家的產品多為塑料制品,本來三五天就能發貨,但現在供貨商普遍都要一個禮拜以上,有的還不知道停電到什么時候,工作的園區也收到通知限電。加之柜子訂不到,船期拉長,太難了……
的確,產能受限導致的供應商交貨問題不可避免,但從長遠看,還是利大于弊。一位資深賣家是這樣看待這個問題的:產能一限,螺旋玩家想燒錢都沒貨給你燒,規模越大死得越快,等這些慈善玩家周轉斷了,整體價格自然就會漲上去到一個合理位置。
限電限產能否讓亞馬遜螺旋消停?不知各位賣家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歡迎大家到評論區留言交流。
寫在最后
侃哥認為,國家施行限電限產,是為了降低外貿商品瘋產后造成的庫存堆積,遏制低價傾銷造成的資源嚴重浪費,否則很可能上演90多年前美國“倒牛奶”的危機。此外,外貿工廠和跨境賣家的出貨需求降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給瘋漲的出口運費降降溫。
話說回來,產能受限,雖然會導致兩種結果,一部分賣家短期拿不了貨,一部分賣家出高價拿貨。但無論哪種結果,都會促使賣家漲價。那些拿不到貨賣家,為了不斷貨,肯定玩不起螺旋了;而另一部分拿到貨的賣家,成本勢必增加,如果不提價,賣得越多就會虧得更多。試問那些螺旋慈善家的錢真從天上掉下來的?說白了就是燒供應商和投資人的錢,玩杠桿。
所以,從長遠來看,最終受益者是那些穩扎穩打,不盲目跟風低價清貨,堅持長期主義者的賣家。而且經過亞馬遜這一輪封號潮的洗禮,現在工廠給誰供貨,不是看你的規模有多大,而是看你的賬期,因此現金流更健康的賣家更有話語權。
(文章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其他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