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跨境電商領域這么大,為什么做亞馬遜?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下!
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fā)的開始,更是跨境電商的爆發(fā)的一年,各個平臺都是翻幾倍的增長,也造成了很多人想了解跨境電商。
隨著政策、市場紅利的不斷釋放,跨境電商正成為諸多資本和企業(yè)重點布局的熱門賽道。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跨境電商中為什么選擇亞馬遜平臺。
不知道大家第一次聽說亞馬遜是什么時候。
我第一次聽說“亞馬遜”這個詞匯是在2014年。
當時我一個朋友說他在亞馬遜上買了本書不錯。
我聽到時,一臉懵逼。因為當時在我的認知中,亞馬遜只是一條河而已。
沒想到還是個電商平臺。當時也想不到,以后的職業(yè)生涯軌跡竟然會和亞馬遜平臺聯(lián)系在一起。
跨境電商平臺有哪些呢?
我們知道做跨境電商的平臺分為B2B ,B2C 。跨境電商B2B平臺是以alibaba.com ,made-in-china ,Globalsources.com ,獨立站為主的;而跨境電商B2C平臺則是以Amazon ,eBay Aliexpress, Lazada 等為主導的。而亞馬遜在眾多平臺中脫穎而出。
亞馬遜平臺介紹
亞馬遜(Amazon)的地位是全球第一跨境電商B2C平臺,亞馬遜成立于1994年。經歷過二十幾年的發(fā)展,亞馬遜秉承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最終得到了廣大客戶的認可,目前已經成為網購的首選平臺。
亞馬遜主要有有北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歐洲(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波蘭、捷克、瑞典)、日本、澳大利亞、印度五大主站點。除此之外,亞馬遜新開的巴西和中東站點也逐漸發(fā)展。可以說亞馬遜正在朝著全球計劃推進,前景非常廣闊。
此外,跨境電商圈里有個調侃,名曰:“跨境電商鄙視鏈”。里面是各個跨境電商相互調侃的一個鏈條。雖是調侃,但也從中反映出亞馬遜是處于這個鏈條的頭部的。

接下來步入正題,為什么眾多跨境電商平臺中選擇亞馬遜平臺?
1.開店門檻低
開店費用低。
亞馬遜之前的歐洲開店月租是£25,北美站是$39.99,日本是¥4900。
后來推出了各個站點關聯(lián)后$39.99月租的計劃。這已經很劃算了。
2021年6月30日,亞馬遜全球開店微信公眾號刊登文章告訴我們,現(xiàn)在開店鋪一鍵可以開13個站點,共計39.99美元月租。
我算了一下,按照匯率6.4927(人民幣:美元) 來算,也不過是260元人民幣。相比其他電商平臺,這已經是很低的月租費用了。
除了開店費用低外,開店必備的就是:一個營業(yè)執(zhí)照(個體工商戶不接受)、法人身份證、VISA或者萬事達信用卡、收款賬號、一個電話號、一個郵箱、一臺電腦、一根網線 (網線IP和電腦要求沒從事過亞馬遜店鋪)就夠了。
是不是很簡單?
是不是門檻很低?

2、市場容量大,客戶消費能力強。
亞馬遜遍布北美、歐洲、日本這些市場,而這些市場已經囊括了所有的發(fā)達國家。這里的消費者普標收入高,消費能力遠超發(fā)展中國家。據(jù)爬蟲數(shù)據(jù),以美國站為例。亞馬遜(美國)流量=2*eBay(美國)=4*速賣通(美國)。平臺現(xiàn)在一共有18分站點,運營中心有175個,服務市場覆蓋輻射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qū),服務客戶超過3億人。

3、公平的平臺政策
亞馬遜制定有嚴格的政策,各種賣家服務績效、知識產權政策、銷售政策、產品上架政策、評論政策等對所有的賣家都是一視同仁的。大家都需要共同遵守這些政策。不會因為誰是大賣而享有特權的。
2021年4月份以來,某棵樹、某寶、帕某遜等大賣因小卡片或者操縱商品評論等問題相繼遭到平臺整頓,就在告訴我們平臺不會偏向任何一個大賣。亞馬遜要的是一個公平、健康的競爭環(huán)境,有高質量的產品和優(yōu)質的服務去獲得客戶認可,而不是各種違規(guī)操作。

4、更注重產品質量、利潤高
亞馬遜的客戶群體和自身的平臺定位決定了他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歐美日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他們在意的是產品是否優(yōu)質,用戶體驗是否OK。
因為國內生產產品的成本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自己生產,加上匯率差的存在,我們做的一些品大多數(shù)都是達到投產1:1 。這也是衡量某款產品是否值得繼續(xù)做的標準。
根據(jù)我們做產品的一些經驗,產品利潤率一般是在30%及其以上。
如果加上廣告損耗等成本,預計在10-20%左右。
5.通過扎實的運營能力或者雄厚的資金都可以獲得成功
運營成功有兩條路,要么就是有大量的資金往里邊砸,就像淘寶砸頭部鏈接一樣。這僅僅適用于大賣。
大部分的我們都是中小賣家。我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運營知識,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扎實的運營能力獲得成功。不要只是聽著某些培訓機構宣傳的趁著風口,想拿幾萬塊錢,不去認真運營,就能每月拿著幾萬幾十萬的利潤。
如果你這樣想,我勸你趁早斷了念想。只有用心做產品,用心做店鋪才能夠成功。你的投入和你的收入是成正比的。
最后,我想告訴大家:
在入行前,問問自己,準備好當成事業(yè)來做了么?
是想通過扎實的運營能力和高質量的產品成功么?
還是是投機取巧?
賺錢的機會只會給精心準備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