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英國在大批注射疫苗后,有望逐步解封。而德國卻在疫情愈加嚴峻的形勢下,制定了“超級”大封鎖政策,這對居民的生活、消費等都帶來了巨大影響。
?
德國進一步延長封鎖期限
?
1月19日,德國再次召開疫情峰會,在經過11個小時的討論后,總理默克爾公布了最新的防疫舉措:
?
封鎖期限延長至2月14日,非必需品商店、服務業和學校幼兒園等繼續關閉。但2月14日之后是否解封,需要根據防疫情況決定;
在購物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必須佩戴“醫用口罩”,不再允許使用自己縫制的口罩,這意味著2021年的德國對防疫物資的需求依舊不減;
要求員工家庭辦公,倘若違反居家辦公令,可能會面臨最高5000歐元的罰款;
不再采取限制活動15公里和宵禁的措施,但接觸限制仍僅限與家庭成員外一人接觸。
?
德國個人消費支出下降
?
受到疫情影響,德國的經濟情況也不容樂觀,大大打擊了消費者購物的信心。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下降了5%,這是經濟連續增長10年以后的首次下滑。德國聯邦統計局表示,2020年德國經濟的衰退程度堪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
?
數據顯示,2020年德國的進出口額均出現自2009年來的首次下降,其中出口同比下降9.9%,進口同比下降8.6%。在所有經濟行業受到顯著影響的情況下,居民對于購物支出保持謹慎態度,2020年德國的個人消費支出下降了6%。
?
推動線上銷售的張力不足
?
在此前各機構統計的數據來看,疫情會不同程度的推動線上銷售增長。但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推動其發展的張力尚不明顯。
?
一項關于德國電商情況的調查顯示,需求下降和缺少庫存被認為是2020年導致銷售下降的最主要因素。有73%的受訪者認為非食品類的在線銷售額會下降,甚至有20%認為其完全無法銷售。
?
另外,60%的受訪者認為交貨延遲是主要的物流問題。供應中斷、旅行受限推遲購物計劃等也成為消費者減少訂單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