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球調研公司Research and Markets數據顯示,全球建筑業規模到2024年預計將超過12萬億美元。但該行業的全球勞動生產率增長遠低于其他行業,這意味著建筑業的技術革新顯得尤為重要。而東南亞的建筑科技公司正在提供許多創新的解決方案,推動該行業在疫情中走向數字化。

近兩年獲得融資的東南亞建筑科技公司
在的聯合創始人Hugo Cheuk看來,“建筑行業是全球最危險的一個行業,工地的安全問題至關重要。” 在拿到2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后,viAct把主要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其次是B端客戶的營銷以及新加坡公司的注冊。據了解,viAct目前正在和新加坡各建筑項目洽談合作中,新加坡辦公室也將于今年正式落地。“viAct的下一個市場是東南亞,我們尤其看好新加坡”,Hugo Cheuk說道。
于是,堅定看好東南亞市場的香港建筑AI企業viAct聯合創始人Hugo Cheuk和我們分享了他的看法。

viAct聯合創始人
Hugo Cheuk(左)& Gary Ng(右)
1
關于公司項目
7點5度:
可否先再次簡單跟我們介紹一下viAct?不少讀者對AI+建筑這個概念還是比較陌生的。
Hugo:
viAct其實是一個云端的人工智能平臺,通過收集建筑工地的圖片和視頻等影像信息得出重要的數據,這些數據在云端中生成不同的音色,從而可以分析出工人安全、機械車輛、施工物料等三方面的問題。
第一,viAct可以自動監測到工人進入工地的時候有沒有戴頭盔、穿安全衣等,也可以監測到工人在疫情期間是否有佩戴口罩。除了檢查工人的安全設施設備,viAct還可以分析出工人是否有進入到危險施工區。如果有,云端系統會得到反饋并發出警報,提醒工人離開危險區。
第二,viAct自動監測各種類型機械在工地的運作,比如某一個機械在某個區域的工作時長、車輛是否有進去危險區域施工等、車輛是否按計劃進入施工區等。這些數據都會生成在viAct的云端,讓工地管理員可以及時對工程做出調整。
第三,viAct可以自動管理工地物料。工地物料一般都有特定的放置范圍,viAct可以監測到物料放置是否有誤、是否有人把物料拿走等,這些數據可以給到工地的監工或者管理人員,方便及時告知工人。
左滑查看viAct解決方案
2
關于東南亞
7點5度:
為什么看好東南亞市場,尤其是新加坡?而不是先進軍大陸市場?
Hugo:
由于面向B端客戶,最重要的還是和政府打交道。而新加坡的建筑行業在規模和行業趨勢上與香港很相似,viAct的服務和產品可以直接復制過去。在疫情發生之前,我們也曾去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市場做考察,發現很多工地的建筑公司都來自中國內地和日本,其中包括我們已經合作的客戶。也就是說他們在與東南亞工地項目合作的時候,也可以把我們viAct帶進這個市場。
與之對比,中國大陸的建筑市場很大,需要投入的資源也比較大。另外,大陸市場也很復雜,需要一步步做測試。我們計劃在東南亞或者其他市場把建筑AI品牌做好,再進入大陸市場。因為香港與大灣區更近,viAct進入大灣區建筑市場會相對容易。
7點5度:
與國內建筑行業相比,東南亞建筑行業有哪些痛難點?
Hugo:
對于國內建筑行業來講,安全問題是一個很大的痛點,也很受重視。但我們發現在東南亞,以新加坡為例,他們更關注生產力。因為新加坡建筑公司很缺工人去做建筑項目,如果要在短時間完成項目,他們一定要利用科技去做管理、去提高工程速度。所以說,新加坡建筑公司更依賴科技去提高生產力。
7點5度:
疫情對東南亞建筑行業帶來了哪些影響?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Hugo:
疫情對東南亞建筑行業的影響其實挺大的,對我們走進東南亞的影響也挺大的。疫情爆發的時候,很多東南亞的工地都停工了。本地的建筑公司比較注重什么時候可以開工,什么時候可以完成工程的進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科技去幫助他們加速完成工程。等到進入工地施工的時候,也需要檢查工人是否有佩戴口罩、工人之間的保持的社交距離是否合適等。
7點5度:
viAct為此是否有提出一些新的行業解決方案?
Hugo:
針對疫情,viAct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解決方案,比如可以自動監測工人是否佩戴口罩、社交距離是否合適等。在疫情之外的一些特殊情況,viAct也做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比如天氣太熱的時候,有一些工人會把安全服脫掉,造成安全問題;在高溫天氣下工作,有些工人會出現中暑或者其它不舒服的癥狀,我們的攝像頭捕捉到之后都會做出分析并提醒工人要穿好安全服、去休息一下。又比如在海邊施工的時候,水位漲超安全線,我們的系統也會提醒工人離開,防止其他工人再次進入這個危險施工區等。
3
關于建筑AI行業
7點5度:
viAct的客戶有哪些?在東南亞的競爭對手公司有哪些?如何突出優勢?
Hugo:
新加坡有很多大的地產發展商,比如,這類型的發展商是我們的潛在客戶。新加坡電信Singtle也會做一些IT的解決方案給到大的建筑發展商,其實他們也可賣我們viAct的方案,我們偏應用層面 ,他們偏基建層面。
在做建筑科技這一塊,我們在東南亞看到的是合作伙伴多于競爭對手,像新加坡公司Novade。viAct團隊從2016年就開始專注做建筑AI,我們的數據庫以及建筑獨有的AI算法在東南亞來講應該是領先的。很多公司做新項目的部署可能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我們用一兩天就可以完成。
7點5度:
關于viAct盈利模式,如何向B端企業收費?現在盈利了嗎?
Hugo:
其實很簡單,我們也像SaaS平臺一樣收費,按照每一個AI模組去收費,每一個模組的訂閱價格在1000美金~10,000美金。因為我們面向的B端企業、工程公司,他們每一個項目的工期不同,有1年、2年、3年或者6個月,他們可以根據不同的工期需要來訂閱我們的AI模組。關于盈利,我們已經在2020年實現完全盈利。
7點5度:
了解到最近一年來,東南亞也有一些不同類型的建筑科技公司拿到了融資,如泰國建筑技術公司Builk One Group、新加坡工地監控技術公司Ackcio、新加坡的建筑管理公司Hubble等。請問您如何看待東南亞建筑科技公司的未來潛力?
Hugo:
我覺得東南亞建筑科技公司肯定是未來投資的一個新的方向。因為東南亞的工地項目不斷地增加,人才去做工程的越來越少,這意味著他們肯定要利用科技去管理好整個工地。剛剛提到的那3家公司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這也是我們為什么想要進入東南亞的原因之一。
7點5度:
在您看來,東南亞建筑科技公司在后疫情時期(或者是未來10年)會有哪些新趨勢/新變化?
Hugo:
東南亞建筑科技行業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現在往建筑3.0時代邁進,即利用AI、利用5G大數據、利用自動化等。我們viAct是做自動化檢查的,可以減少人工檢查的成本,讓工人去做更復雜的工作。之后會有很多機器人會出現在工地,配合AI和而大數據來進行應用在復雜的工程里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