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是獨立站的核心部分,只有產品本身符合消費者需求,獨立站才有可能做起來。產品創(chuàng)新是賣家從眾多獨立站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之一,那么獨立站到底該如何開發(fā)新品呢?今天站就來和你詳細聊一聊。
產品開發(fā)模式
常見的產品開發(fā)模式有三種:公模、私模、專利
公模:公模的特點是公開的、可購買的、容易獲得的,公模即廠商開好模后,其他人通過購買的方式來獲得。這種模式下開發(fā)出的新品,往往相似度較高,同時競爭也相對激烈。
私模:私模是指市面上只有一家供應商生產,數量少,競爭相對不那么激烈。但私模產品大多沒經過市場驗證,所以結果是比較難以預料的。
專利:專利產品有兩種,一種是賣家自己開發(fā)專利產品,難度極高,但利潤空間非常高。另一種則是代銷專利產品,比較難找,同時對賣家自身實力也有一定要求。
市場調研
產品開發(fā)流程:市場調研、創(chuàng)意尋找、可行性分析、供應商(自己)開發(fā)打樣、測試上線。市場調研是產品能否開發(fā)成功的關鍵,產品只有符合大眾的需求,才會有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
市場調研需要調查的內容包括:搜索結果數量、產品評論、產品價格區(qū)間等等。
搜索結果數量:從搜索結果數量中,可以看出競爭對手大概有多少。賣家可以在電商平臺或Google上進行搜索,如果競爭對手數量過多,就代表著競爭異常激烈,那么賣家就需要慎重考慮了。
產品評論:產品評論可以看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數量,如果近三個月的評論數量多,那說明產品當前的銷量還是比較可觀的。另一個則是可以看用戶對于該產品的反饋情況,這能為產品后續(xù)開發(fā)提供方向。
產品價格區(qū)間:產品價格和利潤空間是高度相關的,如果一個產品,在市面上普遍價格較高,賣家就可以深入考慮。
溫馨小貼士:在調查產品價格的同時,賣家也要了解一下產品的成本是多少,如果空間過小,那就直接pass。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尋找靈感
通過上述方法,賣家基本上可以確定某一個產品,是否具有開發(fā)價值。接下來賣家就需要實打實對產品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是外觀上的創(chuàng)新,也可以是功能上的創(chuàng)新。如果賣家沒有方向的話,可以考慮到以下平臺上去尋找一下靈感。
海外眾籌平臺:眾籌平臺上有非常多創(chuàng)新類項目,可以幫助賣家打開思路。不過切忌抄襲,眾籌平臺上的產品,大多都申請過專利。
社交媒體平臺:人們會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fā)表產品的相關看法,賣家可以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向去努力,這樣會比較有可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除了上述兩個類型的平臺以外,還有一些創(chuàng)意網站、電商平臺、供應商平臺,都可以給賣家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