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Mike外貿說的第 885 篇原創
來自一個外貿新人的抱怨:
(1)畢業第一份外貿工作,公司沒有外貿專業人員,全是我們兩個剛畢業的人瞎整。
(2)大型機械,6 個月沒有出單,也沒有有意向的客戶,前幾個月信心滿滿,現在無所事事,不知道干什么,辦公室只有我們兩個人,老板不在,工作全靠自覺,真不知道什么時候出單。
(3)老板不相信我們外貿這邊,內貿是在鎮上她自己看管著,(是個女老板,疑心較重,不相信我們)外貿自主權也不在我們手里,我們做什么事情都要跟內貿溝通。內貿這里覺得外貿跟他們無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配合我們,出單無望。
(4)之前一直想辭職,因為待遇不錯,家里人勸我不要辭職,但每天滿腦子想辭職。老板給的待遇高也是老跟我們說給工資低,干兩天走了白干,給工資高想讓我們一直干下去。但其實我們都是計劃一年后離職,有可能同事比我先走。
01
任何工作,最忌諱的就是混日子,因為這樣是害自己,賺不到經驗,也賺不到太多錢,時間久了,自己也變得無能、懈怠,完全失去了工作與賺錢的能力,人也越來越懶、越來越爛(“比爛”,比“擺爛”更要命)。
6 個月沒訂單,應該好好想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即便是大型機械,半年時間連意向客戶都沒有,實在說不過去。
很多人表面很苦惱,卻從未深入思考,做出實質性行動,自然只能長期深陷其中,很難在這個問題上有所改善。
雖然具體情況沒寫,但沒訂單大致也就那么幾個原因,因此 Mike 大致能猜到以下幾種常見情況(很多人當下的狀態都是這樣的):
一、?有一種情況是這樣的:公司沒平臺、不參展,自己又不會開發客戶,根本找不到開發目標,整天胡亂搜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郵箱,一通群發。
這樣的情況不能說公司沒有問題,但也不能說全是公司的問題。
首先我們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問題:
01、并不是所有外貿公司都提供詢盤資源。
02、作為外貿業務員,你不會開發外貿客戶并不是公司的問題,而是你自身的短板。
03、你可以選擇有資源支持的公司,但詢盤只是詢盤,不是訂單。
二、還有一種情況是這樣的:公司有渠道提供詢盤,但是自己能力太差談不下訂單,畢竟,詢盤不等于訂單,詢盤轉化率取決于外貿業務員的談單能力(“訂單接到手軟,年賺超百萬”,外貿銷冠絕不會教你的2大爆單思維)。
這里面涉及的能力就很多了,比如產品認知力,客戶開發、背調能力(最新版!外貿人必備:客戶背景調查分析全攻略),訂單實戰談判能力(包括持續有效的跟進能力)等。
若是能力不足,很難拿下訂單。因為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供應商,賣家遍地都是,如果你無法向客戶證明你是最優秀的、最可信的,憑什么把訂單給你?
當然,談判中的價值傳遞最為重要,這也是客戶衡量一個賣家專業度、可信度的一個基準,正如 Mike 在?開年首單破170萬!客戶感恩戴德!如何將你的外貿生意做大做強?一文中所言,這世界上不缺供應商,缺的是“長期利他者”和“共同成長的伙伴”。
因此你必須讓客戶感受到你的價值、你的誠意。
三、另一種情況是這樣的:工廠質控不給力,每次出樣品或大貨都會出問題,導致客訴不斷,把訂單都給攪黃了,客戶流失嚴重,做一個死一個,基于這個情況,鍋扔給工廠/公司還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基于這種情況,你也可以考慮走人了,因為你會做的很累,而且賺不到多少錢。(這種公司,我勸外貿人抓緊辭職!)
02
為何上面列舉了不同的環境因素?
因為解決問題要基于事實,只有找到問題的源頭才能真正解決掉它,而不是不假思索地把鍋直接扔給公司或內貿部門,堅持認為自己得不到支持才沒有訂單!
不過畢竟是畢業新人,沒人帶,自己摸瞎,長期無單也屬大眾狀態了,但不能把大多數人都有的狀態視作正常,因為比爛很可怕,時間久了連自己都相信不是自己的問題了。
如果能力不足,別說外貿新人,就算是老業務,也一樣很難做出像樣的業績(我,外貿業務員,30歲,工作5年,每天熬夜至凌晨2點,沒啥業績?);
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思維誤區,很多人認為“只要我足夠努力,就一定會變得優秀,變得成功”,這其實是典型的自我安慰,因為方向不對,努力全廢。
成功=正確的方向+正確的方法+堅持/努力
如果方向錯誤、方法不對,再努力也無濟于事。
就像 Mike 在?“35歲,1年,家庭主婦到年薪17萬”:沒有深度思考,勤奮只是扯淡?一文中所寫,提升認知,比盲目開干更加重要;提高能力,比拼命熬夜更加重要。
其實很多公司都存在上述各類情況,但在之前文章也寫過,別人沒有教你的義務,職場競爭一直存在,凡是靠自己多用心,多留心,有抱怨的時間,不如自己多看多學(剛入職的外貿業務員,公司沒人帶,要不要辭職?)!
這么久沒訂單,老板還沒辭退你們,可以說老板很有耐心了,但也可以看出這個老板非常渴望把外貿做起來,不過他真的不太理智,明明看到了一籌莫展的情況,卻無動于衷,不想辦法解決(比如招攬人才,只有真正懂的人才能助其破局),可能是內貿真的太忙了吧!
03
說起來比較奇怪的問題就是,老板不惜以高工資留畢業新人,卻不愿花高工資招聘有經驗的人。
很多工廠/外貿公司老板抱怨找不到真正的外貿人才。
其實只要想找,不太可能沒有,就算找不到頂流外貿人才,找個有一定外貿經驗的外貿業務員一點兒也不難,除非老板/人事部門根本不具備辨識人才的認知(“月薪過萬”也很難招聘到人才,原因竟是...)!
當然,Mike 的意思并不是建議外貿公司辭退所有外貿新人,給外貿部來個大換血,或者完全不接收外貿新人,而是說公司必須有懂行的人,哪怕只有一個也成。
建議招聘一個有經驗的外貿業務經理,辭退兩個新人的工資就足夠了,不要認為人多就力量大,毫不夸張地講,一個外貿人才頂得上一個外貿部。
要務實,不要走形式主義,你必須明白,就算外貿部有 100 個人,倘若人人都是小白,對外貿一竅不通或知之甚少,公司業務拓展一樣會長期毫無起色。
如果老板不懂外貿,所有員工也都不懂外貿,處理詢盤、訂單就容易出問題,輕則丟單,重則賠錢。
至于為何外貿部門現在不受重視,道理非常簡單,無非就是業績產出問題!
如果你們拿下很多外貿訂單,每個月大量出貨,恐怕也不會不受公司重視,對于任何一家公司,盈利永遠是第一位的,相對的,對于外貿業務員,業績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業績,就沒有話語權。
不過旁人是否看得起你并不重要,你長期沒有訂單賺不到錢,這才是最要命的(1年換7家公司,平均不超2個月:“我是外貿新人,沒單不是很正常嗎?”)!
工作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讓誰瞧得起。
04
至于糾結是去是留,主要還是看你今后打算怎么做,是打算學習提高,還是打算繼續擺爛混日子。
如果只是幻想以當下的能力和狀態繼續重復歷史操作,一眼就能看到結果了,僅僅因為待遇不錯就留下繼續混日子,那坑的不光是公司,還有自己!
因為這樣的環境和心態況會限制你的發展,把你的能力鎖的死死的,一直這樣下去,就是“混日子”,對未來一點幫助都沒有(職場擺爛:8年老外貿,卻沒悟出「最殘酷的真相」)。
在這里浪費的時間和機會,就是最大的成本!不賺錢,不賺能力,就是最大的虧損,安逸人人喜歡,但是結果往往慘不忍睹!
選擇長期待在舒適區,就要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就要承受更多生活的苦。只有走出舒適區,才能成長為更加優秀的人,才能擁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外,你還需要明白一點,換家公司,換家有更多資源支持的公司,并不能改變你能力匱乏的現實問題,最終還是要由自己去解決。
好比公司每個月給你十幾個詢盤,你談判能力太差一樣拿不下訂單,只能靠運氣活著了,但正如 Mike 在?“做外貿,月薪10萬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一文中所言,運氣是不確定因素,是最靠不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