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廣告是wish平臺推廣、引流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來帶動流量,提升你的店鋪權重、只要你充了錢,你的產品頁,店鋪推薦就能精準到達客戶的瀏覽頁中。
與亞馬遜和淘寶都不同的是,wish是CPC廣告模式,而亞馬遜與淘寶是CPM的廣告模式,兩者的區別很大,CPC也就是每次付費點擊廣告
,只為用戶的點擊付費,避免了一些只瀏覽不點擊的情況。CPM是指廣告投放中,每千人聽到或看到的廣告成本一般的傳統媒介都是采用的千人成本計算模式,
然而令人噴飯的地方就是,大量的wish賣家在雙11來之前充值了大量的PB費用,然而很多人的訂單都是寥寥無幾,退貨的退貨,掉單的掉單,更是有一些一單都沒有的賣家哀聲連連。看著其他平臺紛紛爆單。許多賣家都大呼上當表示被wish坑了。
罰錢越貨+被關店
■ 除了充值PB不出單以外,大量的賣家還被wish平臺“暫時扣款”
扣款與下架產品的理由都是判斷賣家的產品有誤導傾向,要求賣家下架整改產品,等修改完之后,又再次判定誤導,經過這樣的“反復橫跳”之后,你的產品最終會被無限期扣押,然后伴隨著的還有大量的扣款+罰款。
還有賣家收到大量買家的退貨與申訴,都是因為信息更新不及時或其他原因,即使擺出了物流信息,也是不被受理直接被關店處理。
上述操作都是基本操作,更過分的是你經歷了這么多冤屈被安上了這么多莫須有的罪名后想找wish平臺說說理也根本行不通,據說如果有“鬧事兒的”賣家就會被wish處以拉黑、罰款、永久關店等一系列處罰,將不少電商新手小白的財富夢扼殺在了搖籃里。
平臺嚴控產品質量可以理解,但賣家也是人也是平臺的合作者之一,不能因為討好用戶,而去過分損害賣家的利益,總要有人為這些問題負責,在把控人的因素上是不是也要嚴格審視一下消費者的某些無理行為。還有對賣家的承諾與PB廣告的質量與流量引進機制的完善上做的再好些。否則流失的是用戶,造成的也只能是大量商家對平臺的不信任。
來源:南風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