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關于印度電商眾說紛紜,賣家都很糾結,現在要不要做印度跨境電商?今天,我們不妨先以辯論的方式,來幫大家梳理下印度電商的一些正負因素。
一辨市場
正方
印度是一個開掛的國家,2017年網購消費375億美元,增速51%。現1.99億電商消費者,2020年將達3.52億,其中83%偏向于手機購物??傊@個市場非常大。
反方
但是,這個印度這個掛很不穩定,拋開70%的印度地區只有2G網絡不說,375億網絡消費,很大一部分是交話費、買游戲這些“偽電商”。
二辯平臺
正方
Flipkart、Snapdeal、亞馬遜、Paytm四大平臺背后都有巨頭支持,微軟、百度、阿里、騰訊、老虎基金等,很難倒臺,而且敢于選擇才有更大機會,因為最先入駐的那批人,更容易成了大賣家。
反方
印度雖有四大平臺,但平臺的影響力和流量都不理想,一些平臺的發展前景仍不樂觀,可能面臨被兼并的命運。以小米為例,小米先和Flipkart進行獨家合作,隨后發現不理想,只能終止協議,選擇多家合作,以期獲得突破的機會。
三辯物流
正方
莫迪政府鼓勵電商,共有15萬的郵局辦公室,并且為電商平臺設立了最后一公里派送處理中心。而且印度、空運、陸運頭程上都很快速很便宜。
反方
印度海關很變態,本土物流價格貴又慢,很多城鄉不通郵,喜歡到付,而且缺乏信用監管。
四辯賣家
正方
中國制造強大,中國賣家歐美經驗可以很好搬到印度,而且印度消費習慣和中國相似、時差不大,對賣家都非常有優勢。
反方
可是印度市場線下商品的單價并不高,賣家的利潤空間不大,更多的還是要靠量取勝,物流、支付、售后問題會讓賣家非常頭痛。
來源:跨境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