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電商里,刷單似乎是個最普遍出現的詞了,由于平臺流量的不穩定,某些賣家便想通過刷單來來獲取平臺的流量,通過模擬真實交易,提高交易量和轉化率。
而就在近期,央視報道一則涉案金額巨大,涉案人員多的跨境電商案件,一下子在跨境圈中沸騰起來。
報道稱;在武漢,天津,深圳,廣州,廈門,哈爾濱六地海關緝私部門同步開展打擊跨境電商走私案,現場查獲走私物品價值4000多萬元,案值高達17億!此次抓捕案出動警力530余名,分82個行動小組在六地抓捕,抓獲犯罪嫌疑人58名。共打掉13個走私團伙。
案值高達17億,涉案嫌疑人眾多,而此次案件正是利用刷單來非法獲取暴利。
通過武漢海關緝私民警的描述,利用大數據分析發現某跨境電商公司經營過程中的異樣;該公司貨物從深圳等沿海口岸報關入境后運輸到武漢東湖綜保區,但在申報之后又把貨物整批拉回深圳廣州等沿海地區。
在抓捕過程中,發現該公司電腦上存在一組記錄身份證的表格,共計姓名身份證號碼9991個,并按500個為一組標記了不同顏色。不法人員利用公民信息用于刷單,將一般貿易貨物偽報成跨境電商貨物。估算這9991個身份證號碼每年可提供的跨境電商購買額度近2.6億元。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利益再大,切記不可越界。
姐夫出手,刷單警告!
前腳被抓,后腳姐夫奉上“友情警告”!
有賣家表示收到亞馬遜的刷單警告,而且這次的突擊不是單個事件,許多賣家都受到了姐夫相關提示。
有賣家哭訴因刷單兩個新賬號前后收到了姐夫的違規警告。在10月25號,賬號A收到違規警告,沒有績效通知,沒有小紅旗。
緊接著在10月28號,賬號B收到政策違規警告,沒有績效通知,也沒有appeal的按鈕,賣家以為是警告,選擇忽略。
賣家本以為兩次違規警告是亞馬遜的隨機群發郵件,沒想到在10月30號賬號B收到賬號關停通知。
可想,姐夫并不是在釣魚,似乎近兩周時間,亞馬遜都在嚴查刷單,千萬別撿了芝麻丟西瓜。
掉評掉得瘋狂,賣家懷疑人生
不止警告這么簡單,亞馬遜似乎還在搞著小動作,有賣家發現自己日本站產品瘋狂掉評!十月開始陸陸續續掉幾個評論,后來形勢不容樂觀,帶圖片的評論也未能幸免,無論是不是找的測評,都掉了!
其他賣家紛紛表示,自己的評論也一直掉,一刷新,60幾個評論沒了,都是錢啊!
旺季前期,亞馬遜都會對一些賬戶嚴格把控,這一次無疑是瞄準了產品評論,賣家直呼,今年的測評市場太難了!
據眾多賣家的經歷來看,今年的測評無論是買家自己花錢評論,自養號,都會大量掉。
有賣家只測評5,6個,結果掉了十幾個評論!
還有賣家總結,帶圖片帶視頻的評論比純文字更容易被姐夫風控!有賣家掉了一半的評論都是帶圖片的,心在滴血。。。
總之,旺季都是多事之秋,眾多的打擊刷單事件層出不窮,賣家要注意了!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