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家積極進駐Lazada本地店,致使本地店店鋪數量驟增,平臺對這一現象高度關注。
平臺注意到存在商家大量開本地店、大量鋪貨,但卻未做本地庫存,導致無法及時發貨繼而產生大量訂單取消的現象。對于類似損害平臺消費者體驗的行為,平臺將于一周內進行嚴肅清理。請商家自覺規范行為。
官方再次重申,商家在本地開店,需要嚴格保證具有本地庫存貨品,任何繼續背離初衷,擾亂市場,傷害消費者體驗的行為將會被治理。平臺會保留對相關商家或組織進一步追溯責任的權利。
Lazada國內本地店官方團隊,旨在扶持本土海外倉備貨賣家,同時嚴厲打擊虛擬倉賣家。平臺通過同類商品檢測、時效與商品數量限制、發貨時效監控,基本就可以快速定位到時哪些店鋪有問題,進而下架和封店。這也不是換個IP就能規避的。因此在此時選擇違反趨勢而上,必然是吃力不討好。雨課已對接Lazada新加坡本土官方招商經理,可以看到Lazada本土團隊在歡迎中國本土商家,但不要錯誤地以為這是平臺在歡迎無貨源虛擬倉的商家,平臺歡迎的,依舊是可以履約合格的商家。
各位賣家在進入東南亞本地店運作中,務必遵循市場大趨勢,做真正的本土化運作,才能長足的立足于這個市場,與平臺方共同成長。
同為東南亞電商平臺雙子星的Shopee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大量非本土化運作的商家如坐針氈,洗牌過后精細化運營的跨境店將具備更大的主動權和話語權。東南亞的消費群體實際上非常喜歡中國品牌的性價比,而本土店的優勢則源自賣家的購物喜好,賣家們本質上看重的是本土店更快的物流時效、更優的產品價格,而非本土店這三個字。
精細化運營的跨境店未來仍為主流賽道,在Shopee官方海外倉完善的服務覆蓋下,將有極大的機會實現彎道超車!